问题 |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怎么判刑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怎么判刑 1、侵犯人身权利罪判几年需要根据具体的罪名决定,如果属于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属于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有哪些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种类有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故意伤害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过失致人重伤罪,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罪,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妨害公务罪,诬告陷害罪,强迫劳动罪等。 三、最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立案标准是什么 1、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 (1)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纹等,后者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公民个人信息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甚至各项权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获取,必然导致公民时刻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认定 从窃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是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2)是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3)是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3、情节严重的认定 依修正案,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责任。但何为“情节严重”,尚无明确的规定可循。从立法背景看,近年来,公民信息广为泄露,网络上出现了公开兜售各类公民个人信息的广告,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对公民个人隐私及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利用刑罚手段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实属必要。但刑罚手段有其特殊的适用范围,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均应受到刑罚处罚。 侵犯人身权利罪判几年需要根据具体的罪名决定,如果属于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以上就是关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怎么判刑的相关介绍。看完上文内容如果您的问题仍未得到解答,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在线咨询专业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