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调解书的效力
民事调解书的效力,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所具有的法律效力。
问题 | 民事调解协议 |
分类 | |
解答 |
![]() 民事调解协议是指当事人在民事纠纷案件中,经过调解达成的协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78条的规定,民事调解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法律解释对民事调解协议的内容、效力、履行等方面作出了具体的解释和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25条的规定,民事调解协议的内容应当明确具体,包括争议事项的解决办法、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调解协议应当经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确认,并且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民事调解协议的效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双方应当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义务。其次,当事人可以根据协议的内容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此外,调解协议还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双方可以依据协议证明自己的权利义务。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调解协议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不当损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或变更协议。 总之,民事调解协议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它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并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同时,法律也对民事调解协议的履行、效力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和解释。 民事调解协议相关词条
|
随便看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