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集体合同
分类
解答

集体合同的概念和特征

    集体合同,也称集体协议或团体协约,是指工会或劳动者代表与用人单位或其组织之间就劳动者的劳动条件与劳动待遇等事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的书面协议。集体合同的法律特征是:

    1.集体合同的主体一方是用人单位或其团体,另一方是工会或劳动者代表。工会作为集体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必须代表劳动者群体的意志和利益,即站在劳动者一边,依法为劳动者争取权利和利益。

    2.集体合同的内容侧重于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规定。

    3.集体合同的订立必须经过双方协商谈判,达成书面协议。

    4.集体合同具有较强的法定性。

    5.集体合同争议类型具有特殊性。

    6.集体合同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效能。

集体合同的作用

    (一)集体合同是确保劳动者劳动条件与劳动待遇的必要手段。

    (二)集体合同是协调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与公平的有效措施。

    (三)集体合同是劳动者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

    (四)集体合同是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体合同的分类

    1. 根据合同规定的内容分类:综合性集体合同与专项集体合同。

    2. 根据缔约主体的数量分类:单一层次集体合同与多层次集体合同。

    3. 根据内容分类:纲领性集体合同和具体性集体合同。

    4. 根据管理体制分类:单层管理的集体合同与多层管理的集体合同。

    5. 根据合同期限的不同进行分类:定期的集体合同、不定期的集体合同及以完成一定项目为期限的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的订立

集体合同的订立主体

    1.劳动者方签约人。劳动者方签约人一般情况下为工会,但是,在没有工会的情况下,由劳动者根据本国法律或条例正式选出或委任的代表为劳动者方签约人。

    2.用人单位方签约人。从各国的立法看,用人单位方签约人既可以是用人单位(雇主)本身,也包括用人单位(雇主)的团体或组织。但无论何种团体或组织,其地位应与作为对方当事人的工会组织对等。

集体合同订立原则

    ①合法性原则;②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原则;③诚实守信,公平合作原则;④兼顾双方合法权益原则;⑤不得采取过激行为的原则。

集体合同订立程序

    1.确定协商代表。2.集体协商,形成草案。3.通过草案。4.集体合同的审查与生效。5.即行生效、公布履行。

集体协商争议的协调处理

    1.当事人协商。

    2.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协调处理。

集体合同的主要内容

    根据《劳动法》第33条、《劳动合同法》第51条、《集体合同规定》第8条以及中华全国总工会制定的《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集体合同的内容主要包括:

    1.劳动报酬。2.工作时间。3.休息休假。4.劳动安全卫生。5.补充保险和福利。6.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7.职业技能培训。8.劳动合同管理。9.奖惩。10.裁员。11.集体合同期限。一般为1~3年。12.变更、解除集体合同的程序。13.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时的协商处理办法。14.违反集体合同的责任。15.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的其他内容。

集体合同的履行

    集体合同的履行,是指集体合同依法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全面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集体合同的履行应当坚持实际履行、适当履行和协作履行的原则。

集体合同的变更、解除

    集体合同的变更,是指集体合同生效以后,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主观或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对原合同中的某些条款进行增减或修改。

    集体合同的解除,是指集体合同生效以后,未履行完毕之前,由于主观或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提前终止合同的行为。

    集体合同变更与解除的条件为:①双方协商一致。②用人单位因被兼并、解散、破产等原因,致使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无法履行。③因不可抗力等原因。④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解除条件出现。⑤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集体合同的终止

    集体合同的终止,是指由于某种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导致集体合同所确立的法律关系的消灭。集体合同终止的原因:①合同期限届满。②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

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

    (1)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两方当事人是不同的。劳动合同的当事人是由单个的劳动者和企业组成的,而集体合同的当事人是由全体职工和企业组成的,全体职工是由工会或职工代表代表职工,来跟企业的代表一起协商签署集体合同,所以两者的当事人不同。

    (2)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内容不同。劳动者个人和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主要约定的是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权利与义务,而集体合同里主要约定的是职工权利与企业义务。因为劳动合同是每一个职工和企业分别签订的,所以劳动合同里所反映的都是带有个性的东西,比如说,具体到一位职工,他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是多少,岗位是什么,享受什么样的待遇,等等。而集体合同反映的是企业里所有的劳动者享受哪些最基本的福利待遇,有哪些最基本的保障条件,所以集体合同反映的是共性的问题,而不是个性的东西。

    (3)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作用不同。劳动合同的作用是在企业与员工之间建立起,约定双方当事人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的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合同解除与终止的时间和条件。劳动合同的哪一方不履行约定的义务,都是违约或者违法的。而集体合同更多的作用是约束企业给予职工哪些最基本的待遇,在集体合同里,对于约定的企业的义务,企业必须执行;对于约定的员工的义务,基本上是道义上的。也就是说,集体合同里员工约定的应该履行的义务,员工不履行,或者职工代表不履行,那么企业不可以拿集体合同去告员工。所以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4)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产生的方式不同。劳动合同是双方当事人一旦建立劳动关系,就必须签署的。而集体合同则不同,因为劳动关系刚刚建立的时候,企业职工人数不多,无法签署集体合同。所以,签署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按照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是双方当事人一旦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就可以签署。而集体合同是双方当事人虽然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达成了共识,但是还不能签署。因为必须是先制定集体合同的文本,提交职工代表大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双方当事人才可以签署。

    (5)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劳动合同是一经双方当事人签署,就马上产生法律效力。而职工代表或者工会,即使和企业签署了集体合同,也不能马上产生法律效力。当双方当事人签署完集体合同后,应该报给相关的劳动行政部门。在法律规定的一段时间内,如果劳动行政部门没有对集体合同提出异议,或者没有给企业任何回复,那么在过了法律规定的时间后,集体合同就自然具有法律效力。

    (6)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期限不同。劳动合同有三种期限,即有固定期的、无固定期的,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而集体合同只有一种期限,就是有固定期的,而且时间只能是一至三年。

集体合同相关词条

  • 行业性集体合同

    行业性集体合同主要是指在一定行业内,由地方工会或者行业性工会联合会与相应行业内企业方面代表,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所签订的集体合同。

  • 区域性集体合同

    区域性集体合同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指县、区、乡、镇、街道、村),由区域性工会联合会与相应经济组织或区域内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所签订的集体合同。

  • 集体合同的订立主体

    集体合同的订立主体也称为集体合同签约人、缔约人,实际上就是集体合同的订约当事人,包括劳动者方签约人和用人单位方签约人。

  • 集体合同订立程序

    集体合同订立程序是指按照《劳动法》第33条、第34条和《集体合同规定》的规定,集体合同的签订必须经过的步骤。

  • 集体合同的效力

    确认集体合同的效力是指从其对人的效力、时间效力及空间效力层面对集体合同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进行全面的阐释。

  • 集体合同的内容

    集体合同的内容,是指集体合同中对双方当事人具体权利义务的规定。它是劳动者集体劳动权益的体现。

  • 集体合同的履行

    集体合同的履行,是指集体合同依法生效后,双方当事人全面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 集体合同效力

    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职工个人与企业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1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