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知识:

 

问题 犯罪客观方面
分类
解答

一、犯罪客观方面概述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侵害的客观外在表现。犯罪客观方面是构成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中居于主导地位。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具体表现为危害行为、危害结果、犯罪的方法、时间、地点等。在这些要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在客观方面都必须具备的要件,是一切犯罪构成要件的核心要件;危害结果是大多数犯罪成立在客观方面必须具备的要件;犯罪的方法、时间、地点则只是某些犯罪成立在客观方面所必须具备的要件。因此,危害行为在传统的刑法理论中常被称为犯罪客观方面的必要要件,而危害结果、犯罪的方法、时间、地点则被称为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

二、犯罪客观方面的特征

犯罪客观方面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犯罪客观方面具有客观性

犯罪行为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可以分为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事实。犯罪的客观方面同犯罪的主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事实情况,是犯罪心理态度的客观外在表现。作为人活动的外在表现,犯罪客观方面能为人们所直接感知。

2、犯罪客观方面具有多样性

在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的要件中,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最为复杂、多样。犯罪客观方面,涉及与犯罪行为实施有关的客观事实情况,它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行为人使用一定的方法,对一定的客体进行侵害,造成一定的后果。我国刑法上有四百多个罪名,各有自己的特殊性,从而显示出各种具体犯罪的差别性、复杂性和多样性。而犯罪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各自客观方面的复杂、多样化。具体言之,表现为以下两点:其一,有些犯罪侵犯同样客体,但客观方面却不同。比如,同是侵犯公私财产关系,盗窃罪、诈骗罪和抢夺罪的行为方式却不相同。其二,有些犯罪行为方式相同,但犯罪对象不同,因而其犯罪性质也不同。比如,同是盗窃行为,盗窃枪支、弹药、爆炸物的,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的盗窃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盗窃一般财物的,构成侵犯财产的盗窃罪,盗窃公文、证件、印章的,构成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盗窃公文、证件、印章罪。

3、犯罪客观方面具有法定性

我国刑法总则在对犯罪的故意、过失等范畴作规定时,包含了犯罪客观方面的内容;我国刑法的分则性条文则通常比较明确、具体地规定了各种犯罪的客观方面的内容。当然,有些犯罪由于是客观方面的内容比较明显,众所周知,刑法便没有详细描述其客观方面,但我们可以从刑法对该罪名的规定中把握其客观方面的要件。由于犯罪客观方面是刑法明文规定的,故必须严格依照刑法的规定确定其具体内容;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客观要件,就是成立这种犯罪不可缺少的要素;反之,就不是这种犯罪的要素。

三、犯罪客观方面的意义

研究犯罪的客观方面,对正确定罪与量刑有着重要意义:

1、犯罪客观方面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依据

如果不具备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就失去了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对一切犯罪来说,危害行为的有无是决定犯罪成立与否的标志,无行为则无犯罪。因为仅有思想而没有将思想外化为行为,就不可能有社会危害性,自然不成立犯罪。对于某些犯罪来说,危害结果及特定的犯罪方法、时间、地点的有无也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重要标准。比如,过失犯罪以具备特定危害结果为要件,如果没有发生法律所规定的危害结果,过失犯罪就不能认定。又如,捕捞水产品的行为若不是在禁渔区、禁渔期或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实施的,就不成立刑法典第340条的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2、犯罪客观方面是区分此罪与彼罪以及犯罪完成与未完成形态的重要界限

我国刑法中的许多犯罪在犯罪客体、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的要件上往往是相同的,法律之所以把它们规定为不同的犯罪,主要就是基于犯罪客观方面的要件不同。比如,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而侵犯财产的各种犯罪之间的区别,就是如此。在成立犯罪的前提下,犯罪完成与未完成形态的标准也主要在于犯罪客观要件是否具备。比如,故意杀人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就在于是否发生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受贿罪的既遂与未遂的区分标准就在于行为人是否收受了他人的财物。

3、犯罪客观方面是认定和分析犯罪主观要件的重要根据

犯罪客观方面是犯罪主观方面的客观外化,主观上的犯罪意图只有通过客观上的危害行为才能实现。因此,要查清罪犯的主观方面必须认真分析其客观方面。通过考察罪犯实施的行为,行为所造成的结果,以及行为实施的各种客观条件,才能正确地揭示出罪犯的心理态度。

4、犯罪客观方面是量刑的重要根据

就不同的犯罪来讲,刑法对不同的犯罪规定了轻重不同的刑罚,主要是依据其客观方面的要件不同从而影响到它们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不同;就同一性质的犯罪来讲,犯罪客观方面对量刑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从立法上看,刑法往往把是否具备某种危害结果作为某些犯罪是否加重处罚的根据;其二,从司法实践中看,同一种性质犯罪的不同案件,因为它们所实施的方式、手段以及时间、地点、条件、具体对象的不同而影响它们的社会危害性,从而导致刑罚的轻重不一。此外,故意犯罪的客观方面是否齐备是区分犯罪完成与未完成形态的标准,刑法典对犯罪预备、未遂、中止和既遂分别规定了不同的量刑标准。

犯罪客观方面相关词条

  • 刑罚种类

    刑罚种类,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依据犯罪嫌疑人行为特征及社会危害程度科以何种刑法的种类。

  • 定罪情节

    定罪情节,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影响法院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犯罪、罪轻罪重的情况,比如犯罪嫌疑人的认罪态度,社会危害程度,是否累犯等。

  • 刑事罪名

    刑事罪名,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构成何种刑事犯罪的名称,具体内容在刑法分则有详细描述。

  • 刑法的效力

    刑法的效力,指刑法生效的范围,分为时间效力、地预效力和对人的效力,即刑法适用于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和什么人。

  • 犯罪主观要件

    犯罪主观要件,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对其所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

  • 主观罪过

    主观罪过,是指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对自己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危害社会的结果所持的故意或者过失的心理态度。

  • 刑事辩护

    刑事辩护,是指犯罪嫌疑人委托律师为自己在刑事侦查、提起公诉、法院判决阶段提供法律帮助,以证明自己无罪或罪轻,被委托律师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和相关法律,向司法机关申请犯罪嫌疑人无罪或罪轻的行为。

  • 犯罪客观要件

    犯罪客观要件,是刑法规定的,是指犯罪行为人是通过什么行为、在什么情况下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了什么后果。

  • 刑事责任能力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 量刑情节

    量刑情节是指人民法院在对犯罪分子量刑时据以处罚轻重或者免除处罚的主客观事实情况。量刑情节包括法定量刑情节和酌定量刑情节。法定量刑情节是指刑法明确规定的字量刑过程中需要考量的犯罪情节。酌定量刑情节是指法律未明确规定,但是在具体审判中法官需要进行考量的情节。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6: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