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是共同犯罪吗? |
分类 | 诉讼仲裁-治安管理 |
解答 |
一、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是共同犯罪吗? 聚众扰乱公共秩序罪不一定是共同犯罪。例如:在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中,只有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扰乱活动的人才属于犯罪,应该追究刑事责任,而对于其他的一般参与者则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五条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二百七十七条 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二、刑事案件没钱赔偿怎么办? 1、刑事案件没钱赔偿可以协商分期清偿赔偿款。 刑事案件不赔偿的处理方式有: (1)有能力赔偿而隐瞒财产的,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对被告财产进行调查,发现财产后,请求法院强制执行被告的财产; (2)确实无力偿还的,可以协商分期清偿赔偿款; (3)没有劳动能力、生产困难的无法偿还的,法院可能会终结赔偿案件。 2、法院判决赔偿后没有钱的处理办法: (1)责任方如果有非货币财产,权利方可以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权利方先申请强制执行,如果法院执行局确认责任方无财产可执行,可以中止执行,等责任方有财产时再执行。 (3)无力赔偿财产可以赔偿劳务,双方达成协议签字确认后报法院备案,责任方接受权利方和法院监督,以付出劳务的方式赔偿。 三、刑事案件嫌疑人坐牢了由谁赔偿? 1、刑事案件嫌疑人坐牢了由本人赔偿。 犯罪分子在接受刑事处罚前或之后,只要有偿还能力,就应当依法返还诈骗受害人的财物。没有偿还能力,亦应当分期偿还。判刑属于刑罚,不是免除民事责任,即使入狱后,也应当支付民事赔偿。 2、被判刑的人积极赔偿,不可以减刑。减刑的适用条件: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积极赔偿不在此列,所以不能减刑。 若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承担支付民事赔偿金的责任,那么即使被法院判刑了,也依旧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对于犯罪嫌疑人不赔偿的情形,受害者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受理赔偿案件的诉讼请求后,需要结合现行法的规定,判断是否需要判决犯罪嫌疑人支付民事赔偿金。 对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罪是共同犯罪吗这个问题,答案是不一定,在聚众类型的犯罪中,只有聚众活动的首要分子以及积极的参加者才是会被认定为犯罪的。希望通过上文中的法律知识能为您提供帮助,如果还需要了解其他相关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咨询”按钮咨询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