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现行刑法怎么对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量刑进行规定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处罚辩护 |
解答 |
一、现行刑法怎么对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量刑进行规定 根据《刑法》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一般是指,违法对严重的罪犯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被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继续犯罪,危害社会的; 违法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的;收受罪犯及其家属的财物而违法办理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等等。 《刑法》第四百零一条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 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立案标准是什么 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刑罚执行机关的工作人员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捏造事实,伪造材料,违法报请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 2、人民法院和监狱管理机关以及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为徇私情、私利,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申请,违法裁定、决定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 3、不具有报请、裁定或决定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权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徇私情、私利,伪造有关材料,导致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被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厅的; 4、其他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行为。 《刑法》第四百零一条 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 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办理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怎么确认立案标准 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是指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行为。 办理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立案标准如下: 1.放纵生产、销售假药、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的; 2.放纵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 3.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不履行追究职责,致其继续进行的或致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造成恶劣影响的; 4.3次以上不履行追究职责,或者对3个以上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履行追究职责。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情节严重”: 1.放纵生产、销售假药或者有毒、有害食品犯罪行为的; 2.放纵依法可能判处二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 3.对三个以上有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履行追究职责的; 4.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一十四条 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负有追究责任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不履行法律规定的追究职责,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从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知道,如果遇到现行刑法怎么对徇私舞弊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量刑进行规定的问题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处理了。实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面对很多法律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更应该多多了解一些法律方面的知识,才能够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更好的通过法律去解决。本文所提供的法律知识内容仅供参考,如果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立即按钮”咨询专业律师的帮助。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