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挪用公款罪是哪类罪缓刑 |
分类 | 刑事辩护-贪污受贿辩护 |
解答 |
一、挪用公款罪是哪类罪缓刑 挪用公款罪的缓刑适用情况 挪用公款罪,又称为贪污罪的特殊形式之一,特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人民团体等国家工作人员,在履行其特定职责时,利用职务上所享有的便利条件,擅自将公共资金挪作私人用途,包括从事非法活动、营利性活动或金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仍未返还的违法行为。该罪名的主体为特定人群——国家工作人员,也被视为职务犯罪的一种。《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二、挪用公款罪数额怎么认定 关于对挪用公款罪数额划定的阐释如下: 对于涉及金额在人民币三万元及以上者,应定义为"数额较大"的范畴; 而若挪用公款的价值达到三百万元及以上时,则应归类为"数额巨大"的高风险情况; 并且,若是挪用公款的总金额超过了人民币十万元,或者是针对某些特定物品进行挪用且拒绝归还,但其价值已然超出五十至一百万元之间的话,这将被判定为"情节严重"的行为类型。《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以挪用公款罪追究刑事责任;数额在三百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巨大”。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挪用公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 (二)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救济特定款物,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三)挪用公款不退还,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四)其他严重的情节。 三、挪用公款罪追诉日期是多久 在挪用公款罪的追诉时效时限问题上,需要以法定的最髙刑罚为准则进行考量和评估。具体而言,放于私人用途,进行非法经济活动的行为,或是挪用公款数额相对较大,用于营利性活动的情况,以及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超过三个月仍未偿还的情形,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若情节较为严重,则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法定最高刑罚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事件,其追诉时效为五年;而对于法定最高刑罚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事件,其追诉时效则为十年;对于法定最高刑罚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事件,其追诉时效为十五年;至于法定最高刑罚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事件,其追诉时效为二十年。如若在二十年后仍然认为有必要对该类犯罪进行追诉,则必须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 挪用公款罪是职务犯罪的一种,特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将公共资金挪作私人用途。若涉及非法活动、营利性活动或金额较大且长期未归还,则构成此罪。对于挪用公款罪的缓刑适用,需根据犯罪情节、悔罪表现及再犯风险综合判断,确保判决既体现法律威严,又体现人文关怀。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