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销赃罪和盗窃罪一样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刑事犯罪辩护 |
解答 |
一、销赃罪和盗窃罪一样吗 您提出的销赃罪与盗窃罪,实际上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刑事犯罪。前者所界定为,当事人明知其接收物品系犯罪所获得或由此产生的利益收入,却仍旧对之加以隐蔽收藏、转移归属地、购买、代理销售乃至采取其他种种方式进行掩盖或隐匿的行为。此类行为的关键要素在于对赃物的处置。相比而言,后者,即盗窃罪,则主要内涵着以非法占有所追求的目的,通过秘密手段窃取公共财产或私人财物,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标准或存在多次盗窃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犯罪的核心焦点在于对财物的非法获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销赃罪和盗窃罪哪个种 在处于相同等级的情况中,盗窃罪相比于销赃罪的定位更加严重。 具体而言,销赃罪已于现行法律体系中变更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而构成该罪行则须明确意识到其所隐藏、转移、收购或代表销售的物品均属犯罪所得的赃物。 至于盗窃罪,则意指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量达到一定额度或者反复进行盗窃、擅自闯入住户实施盗窃、随身携带武器或工具进行盗窃以及通过扒窃等方式获取公私财物的违法行为。 盗窃罪乃是最为传统且深具代表性的财产侵犯型罪名,可谓几乎伴随着私有制制度的千年历史发展。 然而,并非所有偷盗行为都必然构成盗窃罪。 对于那些偶然性的小偷小摸行为,或是因遭受自然灾害导致生活困境而作少量盗窃,亦或是受到威胁压迫参与盗窃却未分得赃款,甚至仅获得少量赃款的情况,并不适宜视为盗窃罪,在必要时,相关部门可以酌情给予适度惩罚。 然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必须将偷盗亲属财物的行为与社会普遍的盗窃犯罪行为进行区分对待。 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此类型的案件通常无需按照犯罪对待; 但如果确实存在追究其刑事责任的必要性,在处置过程中仍需与其在外面的犯罪有所区隔。 具体来说,即使偷盗公私财物的数额达到了“较大”的法定标准,但若情节轻微,同时具备以下几种特殊情况中的其中之一,即无需认定此类行为构成犯罪: 1.年龄介乎16至18岁之间的青少年罪犯; 2.主动全额退还赃款和赔偿损失者; 3.主动向警方自首者; 4.被迫参与盗窃行动,没有分得赃款或仅获得少量赃款者; 5.其他情节轻微且社会影响范围较小的情况。《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销赃罪和盗窃罪怎么判 在现今的刑事法律体系中,销赃行为已经正式被重新命名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以及犯罪所得收益罪。 而针对盗窃罪的量刑标准,则主要依据盗窃物品的价值、犯罪情节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通常情况下,对于盗窃罪的罪犯,法院会判处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还可能附加罚金;若盗窃数额较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则可能面临更为严厉的惩罚,即判处三年以上直至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还要处以罚金;而对于那些涉嫌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或者具有其他极其恶劣情节之人,则将可能被处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并且还需要缴纳罚金或者没收全部财产。 至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以及犯罪所得收益罪,同样也会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处罚,同时还可能被要求支付罚金;如果情节较为严重,那么罪犯将会面临三年以上直至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仍需支付罚金。 然而,具体的量刑结果还需要结合犯罪事实、犯罪性质、犯罪情节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程度等多个因素进行全面评估与考虑。 您提出的销赃罪与盗窃罪,为两种不同刑事犯罪。销赃罪指明知接收物品为犯罪所得或利益,仍进行隐藏、转移、购买、销售等掩盖行为,关键在于赃物处置。盗窃罪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涉及金额或多次行为。其焦点在于财物非法获取。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