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以判死刑吗 |
分类 | 刑事辩护-暴力犯罪辩护 |
解答 |
律师解析: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否会被判处死刑,这得依据具体的犯罪情形以及法律规定来进行判定。
在我国的刑法体系里,像故意杀人、抢劫以及贩毒等这类严重的犯罪行为,倘若犯罪情节达到了极其恶劣的程度,并且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性极大,经过法定的审判程序之后,是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的。 比如说故意杀人,若凶手手段残忍、杀害多人或者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那么就很可能会面临死刑的判决。 但并不是说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就必定会判处死刑。 法律规定了诸多的量刑情节,其中从犯这一情况,由于其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通常会获得相对较轻的刑罚,可能就不会被判处死刑;还有自首情节,犯罪嫌疑人主动向司法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这体现了其一定的悔罪态度,也可能会对刑罚的裁量产生影响,使得即便犯罪性质严重,也不一定就会被判处死刑;立功情节也是如此,若犯罪人在犯罪后有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等立功表现,同样可能会减轻刑罚,避免被判处死刑。 总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是否可判死刑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法律问题,需要全面综合地考虑犯罪的具体情况、法律的相关规定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各种因素等,不能一概而论。 案情回顾: 小朱、小李、小胡共同实施抢劫行为,小朱是主犯,手段残忍且抢劫数额巨大,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小胡是从犯,作用较小。小李在抢劫后主动自首并协助警方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后三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小朱认为自己不应被判死刑,引发争议。 案情分析: 1、小朱作为主犯,抢劫手段残忍、数额巨大且影响恶劣,按照法律规定,符合判处死刑的条件。 2、小胡是从犯,根据法律规定,从犯作用小应从轻处罚,不会判处死刑。 3、小李有自首和立功情节,这体现悔罪态度和对司法的协助,也不应判处死刑。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