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法律百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法律问题:

 

问题 行政处罚违法行为类型
分类 行政类-行政处罚
解答

一、行政处罚违法行为类型

1.行政违法乃指行政主体在其执行业务过程中所实施的对现行行政法律规章的触犯,从而导致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受到侵犯但并未达到犯罪程度的、具有明显过错性质的行政行动。

2.民事违法则特指那些违反了各项民事法律法规,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径。

3.犯罪行为顾名思义即为以违反刑事法律为准绳,并且由明确的刑法定义为犯罪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非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二、行政处罚对轻微违法行为如何界定

行政处罚对轻微违法行为的界定通常需综合多方面因素。一般来说,若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后果较小,如在轻微交通违规中,仅一次性轻微超速且未造成实际事故等情况,可认定为轻微违法行为。其判定需考虑违法的具体情形、违法次数、危害程度以及是否有主动改正等因素。在实践中,不同领域的法律法规可能有具体的规定和标准,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执法部门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裁量,以确保行政处罚的合理性和公正性,既体现法律的严肃性,又不过度处罚轻微违法行为。

三、行政处罚的从轻减轻情形有哪些

行政处罚的从轻减轻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二是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三是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四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五是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例如,主动交代违法事实且情节轻微的,可视为主动消除危害后果,从而可能被从轻处罚。又如,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可认定为配合查处有立功表现,进而减轻处罚。这些情形体现了行政处罚的合理性和教育目的,在具体案件中需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行政违法是行政主体在执行公务时违反行政法律,侵犯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但未构成犯罪的行为。民事违法指违反民事法律,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犯罪是违反刑事法律,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非法行为。

随便看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4 lawask.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