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异地离婚诉讼所需资料有哪些 |
分类 | 婚姻家庭-离婚 |
解答 |
夫妻要是在异地离婚的,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此时只能通过诉讼方式办理离婚手续。那么当事人在异地离婚诉讼过程中需要准备哪些资料,而具体又该注意哪些内容呢?小编将在下文中为您做详细解答。 一、异地离婚诉讼所需资料 根据婚姻登记条例、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对于异地离婚向有关法院应提供的材料有一下几种。 1、夫妻双方须带上各自的身份证明; 2、双方的结婚证; 3、离婚诉状及其附件; 4、与案件有关的相关证据; 5、人民法院需要的相关材料及有关证件。 二、异地诉讼离婚需要注意什么? 诉讼离婚案,一般在被告住所地起诉。法院是否准予离婚掌握的尺度“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通常的情况是第一次起诉判决不准予离婚,6个月再起诉一般会判决准予离婚。如果是有家庭暴力或婚外情情况的,需要向法院提交相关证据。 三、异地离婚要去哪里起诉 1、向被告住所地(通常指户口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即要求离婚的一方向不愿意离婚的一方的住所地人民法院提出离婚申请,若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就向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 2、向原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3条的规定,夫妻一方在外地的下列情况,可向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离婚:一是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二是被劳动教养的人;三是被监禁的人。 3、按照《意见》第11条的规定,非军人对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一方为非文职军人,向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出离婚申请;如果离婚诉讼双方当事人都是军人的,向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地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4、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的有关规定: ①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②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民法通则》规定住所,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而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③双方均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现在提起离婚诉讼,原则上应当适用上述第12条的规定,但应当区分以下两种情况:其一,如果一方已在现居住地住满一年以上,则另一方应当在一方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起诉离婚;其二,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应向另一方所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关于夫妻异地起诉离婚所需要的资料,小编就为大家整理到此,希望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帮助。文章还有尚未提到的关于异地离婚证据如何提取,需要哪些技巧,怎么去收集证据参与诉讼,以及关于孩子抚养权的问题和财产分配的相关问题。你都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