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交通肇事罪死亡的认定有何规定 |
分类 | 交通事故-交通肇事 |
解答 |
一、交通肇事罪死亡的认定有何规定 关于交通肇事罪死亡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这一犯罪概念的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在交通事故发生之后,而且该肇事者必须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认识,明确意识到了自己已经引发了交通事故并撞伤了他人; 其次,被害者的死亡结果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之间必须存在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 最后,被害者的死亡原因必须完全由逃逸行为所引起,即除了交通肇事行为之外,没有其他因素或条件介入其中。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 【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 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交通肇事罪怎么判 对于交通肇事罪的判决标准如下: 首先,若行为人由于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引发重大事故,导致他人重伤、死亡或致使公共及私人财产受到重大损失等严重后果者,应判处其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其次,如行为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或者在事故中有其它特别恶劣情节的,则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最后,如果行为人在逃跑过程中又致他人死亡的话,无疑将被处以更为严厉的处罚——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交通肇事罪法院不请律师费谁承担 在涉及交通肇事罪的诉讼事件中原告如果无法获得司法援助机关所指派的律师,且被告方自行遴选并聘请了律师协助辩护事宜,那么所需承担的律师费用往往须由被告方自理。这是因为,律师服务作为一种市场化运作方式下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其收费标准通常遵循“谁委托,谁付费”的基本原则。然而,在特定情形下,假如原告满足法律援助的专业审核条件,则有机会获得免费的法律援助律师代理服务,故在此类状况下,无须再另行支付律师费用。值得特别留意的是,若原告因经济能力等因素无法承担律师服务费用,但案情性质和复杂程度却严重依赖于专业律师的辩护,应立即向司法审判机构提出法律援助申请,以期确保自身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标准: 1)逃逸行为发生在交通事故后,肇事者明知已造成交通事故并撞伤他人; 2)被害者死亡与逃逸行为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3)被害者死亡完全由逃逸行为引起,无其他因素介入。 |
随便看 |
|
法问网是一个自由、开放的法律咨询及法律援助免费平台,为用户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知识等法律相关服务。